加快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是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問題的必然選擇,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內在要求。根據《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發改環資﹝2021﹞969號)《山東省“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規劃》(省發改環資﹝2021﹞181號)《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濟政發﹝2021﹞9號)等精神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為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推動濟南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制定本規劃。規劃期至2025年。
推動產業綠色升級。加快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全面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和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重點行業能效和污染物減排“領跑者”行動,加快推動鋼鐵、化工、建材、電力等行業綠色化改造,實施智慧能源管理、節能技術改造、余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等綠色低碳工程,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推動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前沿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加快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優先支持PUE值低于1.25、上架率高于65%的數據中心新(擴、改)建項目。深入實施綠色制造,構建從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全鏈條的綠色產品供給體系,提升綠色低碳技術、綠色產品服務供給能力。到2025年,工業綠色發展能級顯著提升,“四新”經濟占全部經濟總量比重達到45%,創建市級以上綠色工廠200家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用水量明顯下降,為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推進綠色園區建設。以示范引領綠色產業發展為目標,以提高綠色產業規模、質量、效益為重點,以增強綠色產業綜合競爭力為核心,選擇基礎條件好的產業園區開展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鼓勵園區開展綠色工業園區、無廢工業園區創建,著力推動綠色產業集聚、產業競爭力提升,優化完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和運營服務平臺,培育形成綠色產業發展新動能。規范園區低碳循環管理,搭建綠色低碳循環運營服務平臺,統籌推進能源、水、土地等資源利用效率提升,降低園區整體污染物排放量。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推行園區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鼓勵園區內企業開發綠色產品、創建綠色工程、建設綠色供應鏈。支持起步區等建設綠色低碳園區,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推進清潔生產,打造黃河流域綠色低碳園區示范。到2025年,創建綠色園區(集聚區)15個以上,省級生態工業園區比例力爭達到工業園區的50%以上,具備條件的省級以上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
推動能源效率持續提升。以綠色低碳發展、能源優化配置和資源高效利用為導向,建立健全能耗雙控和煤炭壓減科學管理制度,加強能耗雙控政策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的銜接。強化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管理,有效增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彈性,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納入各區縣能耗總量控制,新增原料用能不納入各區縣能耗雙控考核。完善差異化管控政策,堅持“嚴控兩高,優化其他”原則,實行“兩高”行業用能全閉環管理,加強對非“兩高”項目能耗資源保障,確保“兩高”行業能耗煤耗總量只減不增。優化能源資源配置,科學有序實行用能預算管理,能耗增量指標優先保障非“兩高”重點項目和民生剛需,促進能源資源高質量配置利用。嚴格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及結果運用,落實專項補助資金、能源價格優惠政策,充分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手段,推動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建設能源雙碳數智平臺,提高能源管理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動能源管控實現“一屏看全域、一網管全局”。到2025年,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完成省下達的能耗雙控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任務。
加快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以建筑領域碳排放達峰為抓手,推動建筑綠色高質量發展。持續提高綠色建筑建設標準,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加快高星級綠色建筑建設。持續提高建筑節能標準,大力推廣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推廣綠色建材和綠色施工。加快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推行標準化設計,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推廣應用,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支持起步區建設綠色城市示范區。加快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全面推進老舊小區綠色化改造,深入開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500萬平方米,持續提升建筑節能水平。
掃碼添加微信,一對一咨詢產品、免費報價
1 .項目落地四階段 樓宇自控方案需求診斷階段(1-2周) 建筑能耗審計 設備現狀評估 智...
空調智能化控制系統是以數據為核心的綜合管理平臺,通過智能硬件與算法協同,實現空調設備的自動化、個性...
1. 分層架構設計 感知層:部署RFID標簽、溫濕度傳感器等設備,實時采集食材狀態與設備運行數據...
1. 硬件層:感知與執行 智能終端:包括電能表、溫濕度傳感器、流量計等,覆蓋生產、辦公、倉儲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