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建筑智能化為人們所熟知。智能建筑通過對照明系統、新風系統、冷熱源系統和給排水系統的參數化控制,管理人員自行通過系統設定各系統的控制模式,可以將智能建筑中的各個傳感器進行同一控制,達到提高能效的目的。
在很多時候,“智能建筑”都和“智慧建筑”的概念相混淆,實際上從“智能”走向“智慧建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智能建筑更多的還是依賴管理人員的操作,通過調整系統參數,實現系統對建筑內設備的運行狀況感知和調節,而智慧建筑則具備一定的自我傳感和處理能力,通過ai學習自行調整系統參數,管理人員參與管理的成分更少,這也是智慧建筑之所以智慧的原因。
為什么我們需要智慧建筑?
根據有關數據的調查,目前工業、交通、建筑業的碳排放量可達所有碳排放總量的80%-85%,其中建筑行業全過程消耗的資源和能源占到全球總能耗的50%,我國建筑使用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約28%。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綱要的要求,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擺在突出位置。建筑作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會對氣候造成重要影響。
智慧建筑以其更健康、更環保、更智能的特點脫穎而出,建筑能耗監測系統能實時監測建筑各能源介質,如水、電、暖、氣等能耗情況和各分類分項的能耗水平,實現在線運行管理與監測,同時管理者可根據系統數據積累和統計分析,與同類建筑、設計標準等進行橫向對比,輔助挖掘節能潛力,并幫助能源部門衡量判斷節能實際效果,從而實現節能減排、提高建筑全生命周期、創造舒適便捷環境的目的。
聞道有先后,文章有遺漏,更多精彩文章:
掃碼添加微信,一對一咨詢產品、免費報價
1. 數據孤島問題 綠色醫院解決方案建立OPC UA標準接口,兼容95%設備協議 開發多協議轉...
1. 工業智造 鋼鐵企業建立工序級能耗模型,噸鋼能耗下降12%。 汽車工廠設備OEE提升25%...
1. 深度智能化升級 AI預測引擎:基于LSTM神經網絡,實現設備故障提前72小時預警(準確率9...
1. 分層架構與物聯網深度融合 北京安全用電系統普遍采用“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三層架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