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清潔能源和可持續相關產品,各大投資機構也提高了ESG要求。在我國碳中和和碳峰值目標的指導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受到了廣泛關注。企業在實現從0到1的商業價值后,正在考慮從“1”到“0”的零碳目標,并以不同的方式開展對環境和社會負責的經濟活動。更多切實可行的可持續發展和環保倡議正從幕后走向舞臺中央,并更積極地展現在消費者面前。
1. 什么是零碳經濟?
2020年,中國提出了雙重碳目標:到2030年實現“碳峰值”,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推動零碳經濟的到來。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國家電網(蘇州)城市能源研究院院長李偉陽在研討會上強調,經濟發展必須從高碳排放、高能耗強度、要素投入驅動的發展模式轉變為低成本的發展模式。零碳排放,低能耗強度,創新驅動發展模式。這一轉型將帶來技術和產業升級,迅速提高企業發展質量。
李偉陽表示,推動實現零碳經濟,意味著能源結構向綜合可再生能源轉變,需要數字技術實現間歇性能源的實時平衡;零碳經濟意味著通過數據、算法和計算能力的結合來實現系統效率。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資源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金民從消費供給的角度看待雙碳目標。她說,設定雙碳目標有利于改變生活方式。綠色消費理念的推廣和引導,加上平臺上綠色消費的推廣,將推動供給側綠色產品的增長,為實現零碳經濟做出巨大貢獻。
2. 如何實現零碳經濟?
靳敏認為,綠色消費最關鍵的問題是建立綠色市場。綠色市場建立過程中有三個關鍵因素:綠色信任、綠色溢價和綠色供給。根據國外的數據,一個國家的人均GDP已經達到8000美元左右,綠色消費的拐點即將到來,他們愿意為綠色產品支付溢價。雖然中國的人均GDP已超過1萬美元,正處于消費升級的重要節點,但中國缺乏綠色信貸體系。
針對這一問題,靳敏表示,數字平臺可以提供能力支持,如認證體系建設、推廣政策、激勵措施等。對于供應商,平臺必須有評級標準和綠色商家推薦;對于消費者來說,平臺培養了他們對綠色消費的認知。綠色消費與綠色供給持續協同增效,建立綠色消費大市場前景廣闊。
在工業領域,李偉陽指出,推動零碳經濟實現的根本力量是市場的力量,但能夠支撐零碳經濟發展的市場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就需要更好地利用政府和社會的力量。治理和社會治理的高度在于明確市場規則,用好數字經濟,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使市場運行更加高效。高質量的市場才能形成高質量的經濟。
聞道有先后,文章有遺漏,更多精彩文章:
專欄內容,一鍵觸達 | ||
碳達峰碳中和 | 碳達峰監測系統 | 節能監測系統 |
能源管理系統 | 能耗監測系統 | 智慧照明系統 |
掃碼添加微信,一對一咨詢產品、免費報價
1. 數據孤島問題 綠色醫院解決方案建立OPC UA標準接口,兼容95%設備協議 開發多協議轉...
1. 工業智造 鋼鐵企業建立工序級能耗模型,噸鋼能耗下降12%。 汽車工廠設備OEE提升25%...
1. 深度智能化升級 AI預測引擎:基于LSTM神經網絡,實現設備故障提前72小時預警(準確率9...
1. 分層架構與物聯網深度融合 北京安全用電系統普遍采用“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三層架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