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系統是以幫助工業生產企業在擴大生產的同時,合理計劃和利用能源,降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提高經濟效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為目的的信息化管控系統。為實現上述目標,能源管理系統建設的基本技術路線是:
(1)規劃能源SCADA系統
能源工藝系統分散,面廣量大。數據采集對象的選擇應按照工藝監控的實際要求、能源系統輸配和平衡的要求、能源管理的精度和粒度要求謹慎選擇。數據采集系統宜采用分散方式,以減少系統風險和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可維護性。
(2)設計集中的“數字化”能源輸配和平衡控制應用系統
“數字化”能源輸配及平衡控制應用系統是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時地再現工藝系統的過程映象,使運行管理和調整決策建立在可靠的過程信息之上。調度人員能夠在能源控制中心對系統的動態平衡進行直接控制和調整,從而加上管理控制環節,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系統化的能源成本中心管理平臺
EMS從成本控制的角度,優化能源管理體制,合理定義能源系統的成本中心。EMS在系統規劃、架構設計、功能配置和應用集成等方面反映能源系統本質的管理特征,通過能源管理系統的計劃編制、實績分析、質量管理、平衡預測、能耗評價等技術手段對能源生產過程和消耗過程進行管理評價。
(4)與ERP或MES系統的無縫集成能源管理
系統實現與ERP系統的無縫集成,是確保能源管理功能完整實現和ERP系統信息完整的重要技術保證。能源管理系統的基礎管理任務之一是實現按成本中心模式,向ERP系統提供完整的能源系統分析數據和分析結果,ERP也將按能源管理和預測分析的需要,向能源管理系統提供公司的生產計劃、檢修計劃和相關的生產實績信息。
掃碼添加微信,一對一咨詢產品、免費報價
1 .項目落地四階段 樓宇自控方案需求診斷階段(1-2周) 建筑能耗審計 設備現狀評估 智...
空調智能化控制系統是以數據為核心的綜合管理平臺,通過智能硬件與算法協同,實現空調設備的自動化、個性...
1. 分層架構設計 感知層:部署RFID標簽、溫濕度傳感器等設備,實時采集食材狀態與設備運行數據...
1. 硬件層:感知與執行 智能終端:包括電能表、溫濕度傳感器、流量計等,覆蓋生產、辦公、倉儲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