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是我國工業碳排放集中的區域,國家級和省級園區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的31%,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須要牽住的“牛鼻子”。
制定統一的工業園區碳排放核算指南,形成碳核算統計標準,并搭建碳排放信息統計監測平臺,主要著力點應放在提供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挖掘環境基礎設施的減排潛力上,并推進第三方治理。
經過40多年的快速發展,全國2543家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工業園區)貢獻了50%以上的工業產業,是中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發展的關鍵載體和重要動力,是工業集約集聚發展、支撐制造強國戰略的核心載體。但同時,工業園區也是資源能源集中消耗的大戶,是工業污染集中排放的場所,已成為我國工業污染防治的主戰場。
我國工業園區數量多、種類廣、發展階段各異,中小規模園區數量多,園區對碳達峰的內涵認識上還不統一,存在排放總量控制、套“緊箍咒”的顧慮;園區產品種類門類多、規模技術差異大,更新迭代快,加之園區基礎設施多樣,開展精細化減污降碳面臨多對象、多層級、多主體等復合型技術難題;園區面積范圍口徑多樣,企業注冊地域經營地分離現象多見,導致碳核算邊界范圍不統一。“雙碳”目標下,工業園區如何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路子?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代表的國家級園區要率先行動,建議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時,重點從能源、工業過程和產品使用、廢棄物處理處置三大主要排放源進行核算,逐步完善深化園區碳核算體系,構建園區低碳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掃碼添加微信,一對一咨詢產品、免費報價
空調智能化控制系統是以數據為核心的綜合管理平臺,通過智能硬件與算法協同,實現空調設備的自動化、個性...
1. 分層架構設計 感知層:部署RFID標簽、溫濕度傳感器等設備,實時采集食材狀態與設備運行數據...
1. 硬件層:感知與執行 智能終端:包括電能表、溫濕度傳感器、流量計等,覆蓋生產、辦公、倉儲全場...
節能降耗:通過優化設備運行,能耗可降低20%-30%,尤其適用于商業綜合體、醫院等高能耗場景。 ...